她们不是名垂千古的巾帼英雄,也不是雷厉风行的职场强人,她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她们平凡的好像沙漠里的一粒沙、家门口的一棵树,但却能十年如一日地守住一粒粒种子,结出一颗颗果实。在积贫积弱的年代,在艰难困苦的岁月,她们刚柔并济、坚韧执着、朴实无华,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个个家庭的半边天,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把“坚韧不拔、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家风代代相传,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谱写出一件件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甜。外婆出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个贫下中农家庭,家里有姐妹四人,外婆排行老二,待到多年后家里又添了一个小弟,小弟从小聪明好学,一路攀登不止,求学费用使本来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而此时二老已近花甲之年,大姐也已出嫁,正所谓“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外婆毅然决然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那些年她靠着一双勤快灵巧的双手和一股倔强不服输的劲头在外奋力打拼、省吃俭用供给家用,直到小弟学业圆满完成才返回家乡。之后经人介绍嫁给了作为老师的外公,两个人勤勉克俭、相濡以沫,日子过的细水长流、清爽明朗。怎知天有不测风云,在外公四十岁出头时的一个农忙收割时节,他突发高血压晕倒导致半边身子无法挪动。那时母亲还小,两个舅舅都还未婚,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所有的重担再次压在了外婆的肩膀。掘强的、硬骨气的外婆没有在亲人面前掉一滴泪,也没有向任何人乞求救济,她一边操持着家里的大小琐事、里外农活,一边小心伺候着外公的生活起居,悉心帮助外公锻炼恢复。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外婆的苦心经营下,外公终于恢复了行走能力,两个舅舅也娶妻生子。后来,在外婆的带领下,一家人又做起了熟食生意,虽然也是起早贪黑,但乐在家人康健、团结一起、其乐融融,到也并不觉得辛苦。
“初翻云开见灼日,苦尽甘来又一春”,外婆用她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为一个风雨飘摇的家不断添柴加薪,如今经营的红红火火,其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故事在生活的洗礼发酵中升华为优渥的精神食粮,无声的滋润着她的孩子们成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的母亲将大半生的心血都奉献在了这个家和我们姐弟三人身上。那些年,我们姐弟三人都处于求学阶段,家里正是高支出时期,因此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挣钱,家里的大小琐事自然都落在母亲身上。记得那年夏末初秋,午后的天气异常闷热,母亲带着我和弟弟一起给地里的玉米上肥料,在高出人头且密不透风的玉米枝干地里劳作了一下午,晚上回到家已是筋疲力尽,洗漱之后我们就赶快睡下了,这时候只听外边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风雨交加,凉爽的气息从门缝溢进来,很快我们便酣然入梦。次日凌晨五点,母亲像往常一样早起,她的惊慌声惊醒了我和弟弟,睁眼一看,我们都傻眼了,家里所有房间的水平地面上都铺了一层厚厚的淤泥,脚踩上去直打滑,仓库的粮食也被水泡了,看到这番糟乱的景象我吓哭了。这时母亲已经恢复了平静,她出去查看情况后告诉我们是昨晚的暴雨把后坡的泥冲下来堵塞了水渠才导致我家遭灾。她安慰我说:“没事,如今咱家的房子是新式的水泥砖块砌墙,墙根砌的可结实了,不怕水泡。”说罢母亲卷起袖口和裤脚开始清理淤泥,我和弟弟也赶快加入其中。边清扫母亲又微笑着说:“还好是今早上发现的,如果是昨晚上狂风暴雨正猛烈时发现还不把你俩吓坏了,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给家里来一个大扫除,再把粮食挪出去晒干。”母亲的镇定自若和积极乐观感染了我和弟弟,我不再害怕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我知道母亲之所以表现的如此强大一方面是母爱的力量在促使,另一方面则是不想让远在他乡的父亲担忧,想到这里我不禁浑身充满了战斗的勇气和力量。
那些年,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无一不是母亲送我上学,陪我报名,饥饿时有母亲送来的可口饭菜,生病时是母亲带我去诊治,在学校想家难过时电话那头是母亲温和的安慰声,考试失败气馁时是母亲在旁边加油鼓气……件件想来不禁叫人泪目。
在我成长的足迹里,在我穿过的时光年轮里刻满了母亲和蔼的、严肃的、欣喜的、热切的、坚韧的、勤劳的种种身影,渗透于骨髓,流淌在血液,带给我人生征途上十足的底气和无限的动力,我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代代相传的、历久弥新的家风故事再次踏上万水千山,去悉心抚育后代,去赓续奋斗基因,去传承无限未来。
(“清风寄家书 寻找传家宝”征文活动一等奖 王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