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0-05

关于开展向“陕煤集团劳动模范”刘恒、“陕煤工匠”刘卫庚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人气值:785

中共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

关于开展向“陕煤集团劳动模范”刘恒、“陕煤工匠”刘卫庚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各党总支、各支部:

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公司党委在全公司开展向“陕煤劳动模范”刘恒、“陕煤工匠”刘卫庚同志学习活动。现将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在全公司开展向“陕煤集团劳动模范”刘恒、“陕煤工匠”刘卫庚同志学习活动,就是要学习他们担当作为、甘于奉献、率先垂范的良好品质,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向劳模看齐、向工匠学习,在公司营造出爱岗敬业、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为公司“强内功 增效益 创一流”注入强劲精神动力,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活动内容

(一)学习宣传先进事迹。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及“三会一课”、班前班后会、座谈会等阵地和载体,积极宣传刘恒、刘卫庚同志的先进事迹,让刘恒、刘卫庚同志的劳模事迹和工匠精神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二)立足岗位争当先进。

各级党组织要以学习宣传刘恒、刘卫庚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契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比、学、赶、帮、超”活动,让广大干部职工在学先进、找差距、比作为、见行动中,自觉向模范看齐,主动将学习先进事迹的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刘恒、刘卫庚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公司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活动作出具体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公司党群工作部(宣传)将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2.选树典型、深化效果。各级党组织要善于培养、发现学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深入挖掘本单位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为公司培养一批恪尽职守、担当尽责、创新有为的模范后起之秀,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

3.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刘恒、刘卫庚同志学习活动与公司大检修工作结合起来,与“强内功,增效益,创一流”、推动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结合起来,与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刘恒、刘卫庚同志为榜样,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力投入到公司的各项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为公司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

1.“陕煤集团劳动模范”刘恒同志事迹材料

2.“陕煤工匠”刘卫庚同志事迹材料

中共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

2020512

附件1 “陕煤集团劳动模范”刘恒同志事迹材料

梦想与责任同行

——记“陕煤集团劳动模范”刘恒

刘恒,男,汉族,19843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陕西蒲城人,20087月参加工作,曾任公司烯烃中心经理、烯烃中心党总支书记,现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自入司以来,刘恒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劳务实、担当作为、创新求变,用数十个春秋寒暑始终如一地书写着这一代青年人的人生信条:梦想与责任。

因工作业绩突出,在其担任烯烃中心经理及党总支书记期间,该总支多次被陕煤集团评为“四强”党支部和“模范职工小家”,所在中心多次获得“安全生产先进分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先进厂”称号,其牵头创建的党员“双创”工作室被陕煤集团列入党建品牌标杆库,他所领导的《DMTO系统优化运行技术研究》成果荣获“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2014-2017年度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多产乙烯的新型MTO催化剂(HE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2014-201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个人也荣获“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2014-2017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及“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敢让“天堑”变通途

2014年,得知家乡新建了一家化工厂,且与自己的专业吻合,他二话不说就辞掉了待遇好、环境佳的苏化集团,来到了还处于建设期的蒲洁能化公司,开启了服务家乡的全新旅程。

来到公司后,6年的工作经验瞬间化作了从头开始的铺垫,技术、知识等都要从头学起,工作也要从最基层干起,然而,这一切的“清零”并没有击垮他。按照公司的统一安排,他经历了外出培训、项目建设、原始开车等步骤,每一步他都坚持走好、走实、走稳。终于,在众多的“青年才俊”中,刘恒因为技术功底扎实、提升速度快,加之发自内心深处的果敢勇毅,他很快便脱颖而出,被任命为DMTO装置的负责人,进而被提拔为中心经理。

因为是在装置极度不稳的情况下升任受命,生产稳定、人员队伍建设的压力扑面而来,像一个个壕沟一样无法跨越。“怎样才能稳定人心?”“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操作水平,减少波动?”成了摆在他面前的“天堑”。他果断放弃陪家人的机会,利用休息日研读各种管理书籍,向前人求教,全身心学习、实践、再学习,直到总结出自己的管理“心经”,并成功带领烯烃中心200余名员工走出了波动频频的怪圈,跨过了全员技能受阻的瓶颈,使得“天堑”真正变成了通途。

2019年,他还在班组建设中创新设立班组“四大专员”协助班务工作,充分、精准的将工作、权利分解到人,营造出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氛围,得到了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就像他口中常讲的那样:公司任命我,不仅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更是职工对我的认可,再苦再难,只要敢想、敢试,敢闯、敢干,就没有到达不了的山顶……。在他的统筹管理下,烯烃中心实现了华丽蜕变,成了公司各中心学习的标杆。

甘心舍“我”促发展

身为关键生产中心负责人,刘恒知道,自己既是总支党建工作的“领头雁”,更是生产管理的“排头兵”,要以身树榜样,率下谋发展,找准党建与生产的切入点,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

“每次装置遇到问题,问题不解决他就不回家,记得去年C4开车收集数据,三个月没回家,到家时不满九个月的女儿见了他都回过头往我怀里躲。”这是妻子眼里的他。

“面对净化水含油大问题,他立即组织创新小组展开讨论,通过外出收集数据、结合实际设计改造方案,有效减轻了污水汽提塔的运行负担。”这是领导眼里的他。

“每天不把现场走个遍他都不肯回办公室,这是他倡导的‘一线工作法’的第一步,因此不管下雨、刮风,他的脚步从未停止。”这是员工眼中的他。

……

这些场景都是他舍弃“小我”、投身事业,带领中心员工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一个个缩影。

在生产逐步稳定后,他一手抓生产、一收抓党建,创建党员“双创”工作室,将党建和生产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截至目前,该中心以党员“双创”工作室为依托,已累计开发新牌号29个,其中聚丙烯HP648U填补了陕西省薄壁注塑级产品空缺记录,EP548REP548RQ的成功生产,完成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项目——家电专用料的研究与生产任务,也标志着聚丙烯产品步入高端行列;在创新技术方面,顺利完成了聚乙烯尾气深冷回收、净化水除油等多个项目,其中仅聚乙烯尾气深冷回收一项年可节约成本约1200万元,为公司降本增效和环保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牢记宗旨书华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强调的内容,也是每个党员宗旨意识的最好印证,更是他不断书写的人生“华章”中始终处于卷首的自我警醒。

人们都说化工厂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塔塔罐罐的集合体,因此工作起来也是危险、单调且冰冷的,但他所带领的中心却别有一翻天地。因为他始终把团结中心最基层、最广大一线员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耐心向老党员学习、向优秀党务工作者“取经”,让自己不偏不倚的和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做群众的“带头人”。每当生产运行不稳时,他便深入一线,与员工吃在现场,干在一起。当遇到法定节假日,倒班员工无法回家过节时,他就全程留守,送上温暖,主动代替离家较远的中心班子成员“站岗守责”,用自己特有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在关键节假日,他还通过开展如“庆三八·趣味活动”、“庆端午·送飘香活动”以及“五一劳动竞赛”等活动不断丰富中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对党组织的信任度、中心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此外,每逢中心员工家中出现重大变故,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热心的为其张罗周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第一时间送上组织的慰问,成了职工的“贴心人”。

以担当强化责任,以实干成就梦想。在刘恒的心中始终都深埋着两粒种子:责任与梦想,如今的他因为能力强、业绩优,已于20203月被提任为生产技术部副部长,相信在新的岗位、新的平台,这两粒种子会成长的更加根深、枝繁、叶茂。

附件2 “陕煤工匠”刘卫庚同志事迹材料

一路执着 筑梦工匠

——记“陕煤工匠”刘卫庚

刘卫庚,男,1973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技师,现任公司设备保运中心经理,2011年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荣获陕煤集团“20142017”职工科技成果三等奖。

踏实肯干 练就本领提素质

19938月,刘卫庚从咸阳兴平化工技校毕业就进入渭河化肥厂(现为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当了一名钳工。那个年代的化工行业八级钳工是最牛的,对于身材瘦小的他来说,刚进班组,师傅们并不看好。“手有功夫腰杆硬”,这是工匠的普遍真理。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凭着自己对化工机械专业的热爱,一头扎进检修厂房。从錾、锯、锉、刮研这些钳工最基本的技能开始训练,别的同事休息时,他拿着锉刀、找来废料,一遍遍锉削,一遍遍钻研;下班之后,别人都回家了,他却留下来继续练习……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他的腰疼了、手酸了……但他还是坚持着。就这样,刘卫庚硬是凭着苦练,练就了扎实的钳工基本功底。

虽然基本功扎实,可遇到一些检修难度大的活儿,刘卫庚还是感到棘手。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书本中找答案,学习《化工机械设备基础知识》《化工机械维修手册》等专业书籍,并在实际操作中积极实践。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凭着不懈的钻研以及同事们的帮助,刘卫庚终于成长为一名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公司人人皆知的“能工巧匠”,当时他已是公司机械修造部大机组检修负责人。

参加工作20年来,刘卫庚在动设备检修岗位上,刻苦钻研,勇挑重担,攻克了很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敢为人先 直面挑战不退缩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2014年,他进入了蒲洁能化公司担任设备检修主管一职,此时面临公司气化炉首次投料试车,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但他主动请缨,向公司立下军令状,“气化炉投料不成功,我誓不回家”!

蒲洁能化8.7MPa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全球压力最高),他并不是很熟悉。面对如此大的螺栓(尺寸为130mm),管道压力也比原单位的高,投料队伍作业能力更是参差不齐(只有几个熟练工,大部分是一帮90后的毕业大学生)等诸多问题,他并没有退缩。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深知气化投料任务的艰巨性,便立即着手安排技术员统计涉及气化投料的所有静动设备资料,自己梳理投料流程,并将投料队伍分为几个作业小组,组织演练,开展投料前期的准备工作。

他穿梭与气化框架,奔跑于库房和物资超市,有时候为寻找备件,到渭化甚至到全国找,一件件繁琐的工作,刘卫庚都在坚持着。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蒲洁能化气化装置于20141026日凌晨348分,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当大家还沉浸在气化投料的喜悦中时,他却忙着攻关气化激冷水泵频繁故障这一制约生产的设备瓶颈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气化装置就达不到稳定运行的条件,面对多方压力,他测量设备实际运行参数,研究图纸,参照工艺条件,会同机封制造商,反复进行验证,最终通过对该泵增设减压阀,改造机械密封O型圈、密封环和节流衬套,改变锁紧环及配套螺栓材质,解决了激冷水泵频繁故障这一难题,为公司生产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厚积薄发 破难题增效益

正值公司转为正式运行的关键时期,烯烃中心聚丙烯轴流泵因振动高而频繁发生故障,由于该设备是聚丙烯装置的核心设备,它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到公司聚丙烯的产量。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设备保运中心组织优势力量经多次检修还是无法连续运行。

时任设备保运中心副经理的刘卫庚,经过与厂家多次沟通,最终决定对轴流泵(全球功率最大)进行技术改造,他带领技术员,通过查找资料,对比检修数据,反复推敲,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多次联系制造商及同类型企业这方面专家,最终对该设备的扩压器、轴承箱及主密封等部件进行了改造,自20178月运行至今,实现装置的连续生产要求,为公司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600余万元。

由于公司生产装置多项技术都是属于全国(或全球)领先,所以对化工设备的构造和材料要求更高,因此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频发,净化循环气压缩机运行异响问题就是他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亲自带领检修队伍实施检修,经检查原因为高压侧缸套断裂,在备件不能及时到货的情况下,他研究温度对缸套材质的影响后,大胆创新,对缸套进行修复,成功完成了压缩机检修,为公司直接创造经济效益270余万元。近年来,刘卫庚先后主持了公司双聚挤压造粒机组大修、气化碳洗塔给料泵等技改项目10余项,还解决了甲醇丙烯压缩机轴承温度高、锅炉给水泵振动异常等20余项影响公司生产运行的设备类问题,为公司创造了不可估量价值。

这就是刘卫庚,看似普通却不平凡,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设备人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优良传统,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匠人的“匠心”,他正在用精益求精的严谨勾勒自己精彩的检修人生。